摘要:低血壓誘因是什么?
低血壓誘因是什么?
(一)低血壓誘因
老年性低血壓和(或)合并暈厥者,其病因和誘因相當復雜,除心源性外,神經、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等也相當多見。
1.低血壓誘因--心源性
(1)后負荷過重:
①主、肺動脈或其瓣膜狹窄,致流出道阻力增加、心搏量減少,重要臟器灌注不足。
②非對稱性肥厚型心肌病,致心縮中、晚期心搏量急劇下降、壓力階差增大。
③肺動脈高壓、肺梗死,致右心心搏量減少,右心衰,肺循環(huán)血量下降,體循環(huán)淤血。
(2)前負荷不足:
①風濕性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或老年二尖瓣鈣化而狹窄,致左心室充盈受阻,心輸出量下降。
②左房黏液瘤,致左室中、晚期充盈不足,心搏量減少。
③腔靜脈阻塞癥,致周圍回心血量下降,心室充盈不足。
(3)心臟收縮機能不良:
①冠心病勞力性低血壓、心肌梗死、心肌炎、心衰,致心肌有效做功下降,射血分數減少,重要臟器特別是大腦灌注不足。
②心包填塞、縮窄性心包炎,致心臟舒縮功能異常,心室充盈欠佳,心搏量下降。
(4)心律或心率障礙、心臟起搏器功能失調,如Ⅲ度房室傳導阻滯、病態(tài)竇房結綜合征心率180次/min,致心輸出量明顯下降;室性心動過速或室性逸搏心律,心肌多為無效做功,射血分數急劇、嚴重下降。
2.低血壓誘因--周圍神經或血管張力增高
(1)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,如頸動脈竇等壓力感受器過敏,將沖動反射至心血管中樞,致心率、血壓下降。
(2)慢性酒精中毒、糖尿病、維生素缺乏癥,致自主神經功能受損,血管調節(jié)機能障礙。
(3)體位改變:其所致的可逆性低血壓多為周圍靜脈淤血、血流緩慢、降血壓或利尿過度,當體位改變時,老年的神經、血管和有效血容量來不及調整所致;不可逆性低血壓則多為特發(fā)性系統(tǒng)萎縮,自主神經和血管功能受損等所致;某些繼發(fā)性體位性低血壓也屬此范疇。
3.低血壓誘因--內分泌或代謝機能障礙
(1)嗜鉻細胞瘤,致過量兒茶酚胺中毒,在血壓急劇上升后出現心功能和周圍循環(huán)機能障礙。
(2)艾迪生病和低血糖癥,致皮質激素分泌減少、代謝機能降低;能量不足,影響心、腦正常機能,周圍血管阻力下降。
(3)甲狀腺機能減退,致血中甲狀腺素濃度下降,從而減弱了它通過對自主神經、血管或代謝的正常調節(jié)而應發(fā)揮的升壓作用。
(4)類癌或高緩激肽癥,致緩激肽和組織胺等擴血管物質過多,造成回心血流減少、低血壓以至暈厥。
(5)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,致心功能受損、血管阻力降低。
4.低血壓誘因--尿毒癥或腎透析術后 長期臥床和利尿劑應用不當等,致電解質紊亂,有效血容量不足,血中部分縮血管物質丟失,心肌收縮力下降,血管調節(jié)機能不良,血容量不足,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減少。
5.麻醉、手術或交感神經節(jié)切除術后 麻醉劑應用不當,術中出血量過多或合并嚴重心功受損、心肌梗死等;交感神經節(jié)切除后血管調節(jié)機能不良,外周阻力下降,周圍血回流不暢以及心輸出量不足等共同影響血壓。
6.中樞神經機能障礙、自律神經功能不全如Shy-Draqer's癥、帕金森病、腦血管病和脊髓病等都可致血管調節(jié)不良。
7.藥物 擴血管藥、降血壓藥、抗心絞痛藥、抗心律失常藥、鎮(zhèn)靜藥、三環(huán)類藥、胰島素過量等均可使血壓降低甚至引起嚴重低血壓。
8.其他 如各種休克、惡性貧血、紅細胞增多癥、失血、脫水、主動脈夾層血腫和主動脈弓綜合征等,也可通過不同的機制降低血壓。
(二)發(fā)病機制
老年低血壓病因復雜,發(fā)病機制目前尚未闡明,推測與增齡相關疾病和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或藥物長期作用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