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疹又稱“風痧”,痧子等 。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。由于風疹的疹子來得快,去得也快,如一陣風似的,“風疹”也因此得名。風疹是由風疹病毒通過呼吸和直接接觸傳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、出疹性傳染病。多發(fā)于春夏之交,多見于1-5歲的孩子。風疹病毒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散播傳染。
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空氣傳播的急性傳染病,以春季發(fā)病為主。
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~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,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。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,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。好發(fā)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,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,很少發(fā)病。一次得病,可終身免疫,很少再次患病。春夏之交,風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動,它會伴隨人的咳嗽和噴嚏而漂浮在空氣中。抵抗力較弱的人吸入風疹病毒后,經(jīng)過2~3周的潛伏期,便開始出現(xiàn)癥狀。先是全身不適,繼而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,并有淡紅色細點狀丘疹,短期內擴展到全身,奇癢難耐或微癢,多在2~3天內消退,不留痕跡。由于風疹的癥狀和體征與感冒及蕁麻疹相似,因而不太引起人們的重視。
中醫(yī)《備急千金要方》指出,風疹多由外感風熱時邪,郁于肌表,發(fā)于皮膚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用銀翹散或加味消毒飲。
風疹的治療法很多,這里小編介紹幾個和中醫(yī)理論有關的食療方法,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之間預防風疹治療風疹。
(1)銀翹解毒粥:金銀花、連翹,淡豆豉、竹葉、荊芥各10克,蘆根15克,牛蒡子、甘草各6克,粳米100克。上8味藥洗凈煎汁,去渣,再煮洗凈的粳米成粥,待粥將熟時,加入上藥汁,煎1—2沸即可。分2次,早晚溫熱服。
本粥辛涼解表,清熱解毒。適用于溫病初起,發(fā)熱微惡風寒,頭痛,無汗,或汗而不多,口渴,咳嗽咽痛,舌尖虹,舌苔薄黃,脈浮數(shù)。注意:外感風寒,惡寒重,發(fā)熱輕不宜用。
(2)清營粥:生地15~30克,竹葉卷心6克,銀花10克,犀角3克(用水牛角6—10克代),粳米100克。將生地、竹葉卷心、銀花、水牛角洗凈,同入砂鍋煎湯,取汁去渣,再入洗凈的粳米,同煮為稀粥。每日2~3次,溫熱服食。
以上就是百姓健康網(wǎng)關于風疹的食療方法的介紹,還有疑問的可以點擊在線專家進行詢問,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到百姓健康網(wǎng)傳染科詢問。
(責任編輯:薛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