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:杜某某 ,男,55歲,工人。主訴:右手肌肉萎縮伴功能障礙3年?,F(xiàn)病史:病人2006年始無明顯誘因出現(xiàn)右手發(fā)涼,右上肢不出汗,半年后出現(xiàn)右手大、小魚際肌、骨間肌萎縮,手指不能主動伸直,右手顫動,不能持物。2008年在同濟醫(yī)院做MRI確診為脊髓型頸椎病。經(jīng)過牽引、針灸、理療、口服藥物以及大艾灸治療沒有效果。
查體:頸部生理曲度變直,頸部肌肉緊張,臂叢神經(jīng)牽拉試驗陽性,右手骨間肌、大、小魚際肌萎縮,呈“鷹爪手”,不能主動伸直, 右上肢肌張力增高,肱二、三頭肌反射亢進,夾紙試驗、拇指內(nèi)收試驗陽性,右手霍夫曼征陽性。
影像學檢查:頸椎X光片見頸椎反曲,頸椎椎體骨質(zhì)增生,無骨質(zhì)破壞,頸4~6棘突偏歪,頸4~6后緣呈階梯樣,頸椎MRI見C3/4、C4/5、C5/6椎間盤突出,硬膜囊受壓, C5/6段脊髓受壓,頸椎管狹窄。肌電圖見右上肢神經(jīng)源性病損。頭顱CT及其它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。
診斷:脊髓型頸椎病治療:第一次在局部麻醉下行頸椎大“T”形針刀松解術。針刀術畢,囑患者俯臥位,助手牽拉患者肩部作對抗,術者正對頭頂,左手前臂尺側(cè)壓在病人枕部,右手托住患者下頜作屈頸彈壓手法,進一步松解頸部的粘連和瘢痕。頸托固定保護。
2009年7月19日二診:患者述頸項部有輕松感。予以第二次針刀治療:松解雙側(cè)第3~7頸椎橫突的粘連和瘢痕。針刀術后用兩點一面手法進一步松解橫突處的粘連和瘢痕。48小時后頸部予以中頻治療,一次20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;頸椎牽引,牽引重量15kg,持續(xù)15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。
2009年7月28日四診:患者述頸項部更輕松,右上肢沒有以前怕冷,還出汗了。第四次針刀治療:松解頸肩部的頑固的壓痛點和條索瘢痕。48小時后頸部予以中頻治療,一次20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;頸椎牽引,牽引重量15kg,持續(xù)15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。
2009年8月2日五診:患者述右手指可以夾的住紙了,可以掃地了。但手指伸直功能改善不多,且有腰骶部有酸痛,牽扯感。第五次針刀治療:松解豎脊肌的止點,腰椎下段的棘突,棘間,橫突。48小時后腰部予以中頻治療,一次20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;腰椎牽引,牽引重量30kg,持續(xù)15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。
2009年8月6日六診、2006年8月10日七診:松解上肢的電生理線路,條索硬結(jié)處和萎縮肌肉的肌腹處。48小時后上肢部予以中頻治療,一次20分鐘,每日一次,連續(xù)三日。
2009年8月10日八診:患者述右手指有主動伸直的動作,雖然是很小的動作,患者很有信心。囑頸部、上肢部予以中頻治療,一次20分鐘,隔日一次,連續(xù)30次;內(nèi)服活血化瘀通絡中藥五付,日一付,水煎分兩次服連服五日;并依頸部、上肢康復操鍛煉。
2009年12月20日隨訪,患者訴右手的肌肉明顯豐滿一些。除了伸指功能恢復的差一些,其它的功能都恢復的可以。囑勞逸結(jié)合,要堅持頸部、上肢康復操鍛煉。
2009年12月25日電話隨訪,患者訴一切很好。右手的肌肉與左手區(qū)別不大了,功能基本恢復,家務都可以自如的完成。